日韓中茶文化比較引出的誤解(下)
?
將中國茶文化的總體形式概括為“茶藝”,甚至稱中國茶文化的核心就是“茶藝”,這是個全新的表述,與歷史上的傳統(tǒng)中國茶文化關聯(lián)甚淺。
大陸是在20世紀80年代以后受到臺灣影響才開始出現(xiàn)了茶文化的復興,在此方面臺灣對大陸的反哺功不可沒。早在日本占領時期,臺灣茶大量銷往日本,因此,日本人的消費習慣直接影響了臺灣茶的種植和加工。20世紀70年代經濟發(fā)展加速了城市化進程,也帶來了社會生活的新趨勢,臺灣出現(xiàn)了休閑文化,也有了復興自身民族文化的自覺,開始有人提出“茶藝”,以區(qū)別于曾經的宗主國日本之“茶道”,表明自身自成一體的獨立性。這一新提法盡管有爭論,但在一批青年學生、社會賢達和茶業(yè)界人士的推動下得以普及,從而廣為接受。這顯示了臺灣茶人明確的文化自主追求。
臺灣“茶藝”與日本“茶道”形成了對照,但臺灣茶人并非僅僅講茶藝,例如,中華茶文化學會理事長范增平先生指出,“茶文化包括茶道和茶藝,包括有形的和無形的。故茶文化中有行為,有物態(tài),有思想,有制度,必須是物質加精神才是完整的茶文化,茶文化的形上與形下以茶藝來貫穿,茶道與茶藝的總和才是茶文化?!盵2]他反復強調茶藝是茶道的表現(xiàn)形式,茶道是茶藝的內在精神,二者是一體兩面的關系。
中國茶文化在大陸一段時間內遭遇了劫難。新中國建立后直至20世紀80年代初,極左思潮和極端反傳統(tǒng)的文化虛無主義導致茶文化在大陸截根斷流,蕩然無存。20世紀80年代初,百廢待興之際,臺灣茶藝的輸入無異于久旱逢甘霖,臺灣茶藝所向披靡,大陸茶人求賢若渴,來者不拒,臺海兩岸茶界交流一時成為佳話。隨著更多人涌入茶行業(yè),眾多市縣將茶產業(yè)打造為地方名片,與之相應的茶文化也四處開花。一些學者 (部分省市的社科院和農業(yè)大學)開始構建茶研究的學科,茶文化被歸為獨立一類得到較為廣泛的討論。單一植物——茶——直接成為大學或職業(yè)技術學院的一個專業(yè),這恐怕只是在中國才有的學科專業(yè)設置吧。與日本、韓國和臺灣地區(qū)不同,大陸地域遼闊,茶產地跨度大,茶種類繁多,加之各地歷史上曾經有的茶俗、茶事、茶儀等等被不斷挖掘、光大,20世紀90年代至今茶文化在大陸進入“叢林時期”。
?上述對三國兩岸茶文化史的簡單梳理不難看出,除了日本在茶文化方面走的是典雅、精致的小眾茶文化路線,韓國、臺灣、大陸走的是兼及雅俗、形上與形下共存、多層形態(tài)并重的復合茶文化路線。就茶道層面而言,日本茶道突出的是審美情趣,在當代被視為“文化財”、“國寶”而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,成為向海外傳播的日本傳統(tǒng)文化符號的代表;韓國茶道強調的是倫理價值,在當代被視為凈化人心、修繕人際關系的紐帶;臺灣茶道受到佛教影響較深,重視的是脫俗超凡,物我兩忘[3];大陸茶道正在形成中,各地政府推動的地方茶文化宣傳、許多學者進行的茶文化理論總結以及眾多茶人自發(fā)開展的茶文化交流等等,其間有一致也有沖突,存在無法通約的異質性。各種力量都在爭取話語權,未見相對一致、獲得高度認可的觀點,這大抵也是為數不少的人認為大陸無茶道的理由之一吧。
[3] 最典型的是蔡榮章先生主理的臺灣陸羽茶藝中心推出的“無我茶會”。